2018-01-02 17:02:32 安徽日报
北京云华农汇网总裁 张志成
近年来,农村空心化现象引人关注。一方面,妇女老人留守农村,大量农田闲置;一方面,许多务工者落户城镇,大量农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在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如果农村越来越萧条,全面小康就会被拖后腿。
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留住人这个第一生产要素,就有发展生机;盘活房这个沉睡的资产,就有发展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推动人才回乡,发展家乡经济,也要推动市民下乡,助力农村发展。当此之时,我省出台《关于支持利用空闲农房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谓振兴乡村的一项重要举措。
吸引市民下乡,要有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有乡愁特色的文化景点,还要有方便舒适的接待条件、服务平台。 《意见》支持利用空闲农房发展乡村旅游,变空闲农房为共享农房,开拓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有利于建设特色旅游服务平台,提升特色旅游接待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此前,我省各地如宣城徽派民居聚集区、大别山区农村、合肥崔岗艺术村等地,已在探索如何有效利用空闲农房促进农村发展,《意见》的出台给这些先行一步的空闲农房租赁经营者吃了一颗 “定心丸”。 《意见》发布后,合肥庐阳区三十岗乡举办的空闲农房发展专题研讨会吸引省内外专家和投资者的热情关注。但是,如何落实好政策,活用好政策,发挥好政策的最大效应,真正把空闲农房变为共享农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政府引领,规划先行。盘活空房,共享农房,需要实实在在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共享农房,首先要共享信息。尽快组织开展调查,摸清全省空闲房屋数量、分布、权属等基本情况,建立数据库,并与全国性资源对接,有效利用新兴技术实现 “现场数据化调研,远程可视化看房”,快捷发布信息。
盘活农房,需政府引领、规划先行,既要避免政策一出台一窝蜂抢着上、各干各的无序发展,又要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弯路,挫伤农民与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应根据成片空置农房与分散空置农房的不同区位、地段、交通条件、发展条件等情况,科学论证、统一规划,精准定位、协调发展。尽快制定闲置农房租赁与交易等配套政策,规范市场准入、信息发布、交易程序、纠纷处理等市场管理,优化服务,让农户放心出租,让投资者放心租赁、经营者放心经营,统筹处理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投资主体的权益关系,充分保护农民、投资者、经营者、游客等各方合法权益。
盘活农房,应保护为先、合理开发,引导投资者依托重点区域、特色村落,发展旅游经济。宏观上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大别山区等地区属重点发展区域,微观上看,重点区域的特色村落选择,首先应选择都市及风景区附近、交通干线、风景道路沿线村庄,其次是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以及各级美丽乡村、旅游村等村庄,绝不能不管自然条件、人文条件而野蛮开发、盲目开发。
共享农房,需及时兑现已有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激励政策。对社会资本、高校通过盘活空闲农房提供低成本创业场所,对市民 “下乡”租赁空闲农房经营乡村旅游,对盘活空闲农房发展乡村旅游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投资主体等,及时兑现奖励政策。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新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
——市场主导,特色经营。共享农房不能强制共用,更不能搞形象工程,必须尊重市场规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因地制宜,走特色经营之路,才能快速发展,持久发展。
多途径开发空闲农房。盘活空闲农房,农民是核心。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能行政强制租赁,也不能简单“一租了之”。鼓励农民利用自有住宅经营乡村旅游或以空闲农房出租、入股等方式,获得经营性或财产性收入。鼓励市民、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租赁空闲农房,创办新型经营主体。支持社会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共同体和农产品、手工艺品加工联合体,带动农民增收。引导乡镇村利用空闲农房开办文化、体育、旅游、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服务。
多品种开发特色旅游。鼓励利用空闲农房兴办乡村合作社、民宿客栈、休闲农庄、农村电商服务网点、乡村康养中心等,配套开发山水人家、采摘篱园、欢乐粮田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延伸产业链、消费链、价值链。
多形式保护乡村文化。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既有自然景观之秀色,也有各自文化之特色,旅游开发应在保护特色文化中传承与弘扬特色文化,不能破坏特色文化。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既要展示特色文化,更要保持乡风乡貌,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保留乡情乡愁,保护精神家园,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